Tuesday, September 23, 2008

有关水蛭



由于水蛭药用价值的深度开发,其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中国和欧美国家需求殷切,造就了水蛭养殖业的发展。

目前水蛭养殖的历史并不长,中国在这方面的发展约是十多年,养殖规模较大,马来西亚近期也开始发现这一行业的潜能,开始时是由马来人在政府的资助下,率先进军这一行业,如今华人也开始对这一行业有兴趣。

在马来西亚,水蛭养殖业是属于新兴的行业,再加上水蛭具有药用价值,对人类有莫大的助益,因此,这一行业是值得开发的行业。

水蛭,俗名蚂蟥、马鳖,属环节动物门,在内陆淡水水域内生长繁殖,是中国传统的特种药用水生动物,其干制品炮制后中医入药,具有治疗中风、高血压、清瘀、闭经、跌打损伤等功效。近年新发现水蛭制剂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抗癌方面具有特效。

它在历史上以自然捕捞为主,因近年农药、化肥等滥用,及工农业三废对环境的污染,野生自然资源锐减。

中国及香港的一些药厂对水蛭的需求量较大,还有欧美消费市场很大,近年来,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各地也从我国大量进口水蛭,造成国内对水蛭的需求量成倍增长。

最重要的是人工养殖水蛭在马来西亚才刚刚起步,具有规模的水蛭养殖场不多。马来西亚更是如此,许多马来人在政府的鼓励之下,在一年前,开始零星地在马来西亚各地区进行小规模式的水蛭养殖。

根据非正式的统计资料显示,最多马来人养殖水蛭的地区是在马来西亚北部一带,主要是在吉打州、霹雳州。

目前市场上也有一些马来人开始提供课程,以教导人们如何放养水蛭。

因此,预料市场对养殖水蛭的需求将会非常殷切,只要充分掌握养殖技术和市场行销,相信这一行业的发展潜能无限。

根据中国网站提供的资料显示,水蛭的特性是适应性强,耐饥能力强,具有极强的抗病力,所以人工饲养水蛭不受地区条件的限制,可池养、坑养、缸养、桶养等。

饲料以水中浮游生物、小昆虫、田螺、河蚌、动物血块、蚯蚓、泥土上的腐殖等为原料,每周投喂一次即可。

一般放养密度为:幼蛭每立方米水面10000条;成蛭每立方米5000条;种蛭每立方米500条左右,坑塘、水沟养殖以每亩水面放养2000条种蛭为宜。家庭式养殖可按坑塘养殖方式,用砖砌成池,池高70-80cm,长200cm,宽120cm,池底铺砖,铺15-20cm泥土,池壁水泥面,池中放些石块、水草、树枝等,并设投料台,投料台应低于水面3-5cm,池底留出排水孔,池中水深30cm左右,池顶部有棚(防雨防晒),每池放养种蛭200条,待幼蛭长至2cm左右可分池养殖。所以人工养殖水蛭具有不占劳力、饲养管理粗放简单,饲料成本低,繁殖率高,无声无味无污染,投资少,见效快等特点。

由于水蛭是一种宝贵的药用资源,在医学上具有多种药用功能,是很有开发价值的动物性中药材。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心脑血管病人增多(高血压、心脏病发病率占人群的2-5%),加上人们对中药制品的偏爱,对水蛭的需求量将会进一步增加。

根据1998年12月6日《中国畜牧水产消息报》报道,1997年国内外对水蛭干品的总需求量达250吨以上,而实际供货量仅为150吨,尚有100吨缺口。据有关专家统计,到1999年底水蛭短缺量将达30万公斤。由于供需矛盾越来越大,也就引起价格不断上涨,纯清水货之售价已由去年秋天的每公斤80元左右,涨到了目前的每公斤150元左右,其涨幅上升了87.5%,这种情况在短期内不会有所好转。

水蛭是雌雄同体,异体受精,每条种蛭均可繁殖,每年可繁殖2-3次。如有条件,可实行控温养殖,把水温控制在20-28°C,有利于水蛭快速生长,并可打破冬眠习惯,繁殖量明显提高,最高产卵可达5次。

若按每条种蛭每年繁殖2-3次,年产卵茧平均8个计算,每个茧内平均可孵出幼蛭40条,成活率平均按90%,则每条种蛭每年可繁殖:1×8×40×90%=288条,每公斤种蛭约80-100条,则每公斤种蛭每年可繁殖:288条×100=28800条。

所产幼蛭6个月可长成商品蛭。每公斤鲜品100条左右,鲜品蛭折至率为14.3%;即7公斤鲜品经晒干可得干品1公斤,则每公斤种蛭每年繁殖可得干品为:28800条÷100条÷7公斤=41公斤,按每公斤干品价120元出售,则每饲养一公斤种蛭每年可获毛利为:41公斤×120元/公斤=4920元,减去投资及饲养成本,可获纯利4000元左右。

若一个养殖户饲养10公斤种蛭,每年可获纯利3-4万元,且一次投入,循环繁殖,年年受益。所以人工饲养水蛭是广大农村及城镇居民和失业人士的首选致富项目。

水蛭适应性强,耐饥能力强,具有极强抗病能力,对水质和环境要求不严。人工饲养可用水泥池养、池塘养,稻田养,坑养等。饲料以水中浮游生物,小昆虫、田螺、河蚪、动物血块、蚯蚓、泥土的腐殖质等为食物,每周投喂一次即可。因此,人工养殖水蛭具有劳动强度小,饲养管理体粗放、简单,饲料成本低,投资小,见效快等特点。